校友风采

平生常思报国志 饮水自念源水恩 ——访我校校友、交控科技总裁助理夏夕盛

夏夕盛,1985 年生,硕士,高级工程师。2007 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 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获硕士学位。于 2009 年至今任公司研发中心任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研发中心技术总监、总裁助理。

寒意渐起,交大人砥砺前行的决心与意志并没有被冬天的来临削减分毫。在北京交通大学致力建设世界知名的双一流高校的过程中,一批批揽星辰大海入怀的杰出学子将自己锻炼成行业的“顶梁柱”、国家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

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轨道交通领域杰出校友——夏夕盛,聆听着他的叙述,我们开始对交大人知行合一、饮水思源的珍贵精神内核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坚守。

求索斟酌去残芜

精炼百次铁成钢

2003 年,一名怀着对交大满腔钦慕之情的少年迈入了北京交通大学的校门,开始了他对交大精神的继承与践行的路途。

夏夕盛选择了自动化电信学院的自动化专业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2007 年攻读研究生参加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从此与轨道交通结下不解之缘。谈起当年在交大上的课程,夏夕盛仍记忆犹新,一门门如数家珍:蒋大明老师的经典控制理论,董海荣老师的现代控制理论,马连川老师的通信原理,还有郜老师给我们讲列控系统导论,唐老师讲列控系统安全……“当年跟着张建明老师、刘波老师,开展对包括 ATS、安全计算机平台、车载等产品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当时就是一边学习一边在做相关的科研工作。”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打下了自己在专业相关知识方面坚实的基础。

谈起交大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刘波老师的栽培是其中不可不提的重要一环。2008 年,夏夕盛与刘波老师在大连一起参加了 CBTC 的中试实验,在当时,列控系统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几个国外大公司手中,夏夕盛团队的工作可谓前无古人,但在交大老师指路明灯的引领下,在交大学子脚踏实地的奋斗下,使得这项技术研发成功成为可能。在工作中,刘波老师的优良品格深深感染和塑造着这个年轻人,夏夕盛笑着说,“刘波老师的工作特点就是一方面是工作拼命,另一方面追求完美。当时我们安全计算机平台系统要求是 7×24 小时,也就是 144 小时无故障运行,但是刘波老师带着我们完完整整做了两个月持续的无故障实验,他的这种严谨的工作方式,或者说求真的工作态度,对我影响很大。”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夏夕盛都一直以“要求 60 分,实操 100 分”的态度对待任务,诚然,“高的要求才能有好的成绩”,以夏夕盛为缩影的一代代交大人“抱朴守拙”,因而“行以致远”。

路漫漫且修远

关关难却求索

从2006年在实验室工作到2009年毕业,夏夕盛都在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中试实验呕心沥血、反复琢磨。由于项目从实验到后续的工程应用、示范工程的连贯性,夏夕盛怀着对国家的赤诚、对工作的认真,同步转到了工程的研发,并跟随老师的团队加入交控科技开展工程应用。

面对二十几个人的团队,三代交大人的坚守,夏夕盛担下了 ATP(超速防护系统)的研发重担,ATP 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最重要的关卡。重担在肩,必不辱使命,这是交大人的庄严承诺。

正所谓九层之塔起于毫末,项目的研发,绝不是靠耍嘴皮子的“假把式”能成就的,夏夕盛在负责这项研发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数不胜数的困难,是无数的心血积累才终于担起使命承诺。

谈起这一座座大山,最令夏夕盛印象深刻的还是实时操作系统的控制部分,控制要求在200 毫秒的时间内,“把整个三取二安全计算机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表决、应用的逻辑处理全部处理完,要合理的分配这 200 毫秒的应用并做到三机同步,在当时算力的情况下,基于实时操作系统,是非常困难的”。

尽管夏夕盛以轻松诙谐的语气讲述着,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风度,但不难明白,这精确的 200 毫秒,是由不知多少个200 毫秒的白天黑昼换来的。说起工作,夏夕盛是这样描述自己的 :“因为工作的特点,我们的系统完成室内验证后,利用停运时间去现场升级工作到凌晨四五点,因为工作需要,九点又到公司的情况也常有。”无数个不眠夜,换来的是祖国轨道交通事业的长足发展,换来的是列控系统的更新迭代,换来的是人民的幸福生活的一颗小螺丝钉。这就是交大人的担当,这就是交大人的脊梁!

勤勤恳恳为了谁?夏夕盛谈到加入这个团队的原因时,讲述了一个小细节。他的恩师曾经对他说:“我们国家花了大价钱来建设地铁,但系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无法知道原因和影响,对我们技术保密,如何保证乘客安全?我们想要加一点人性化的功能,又得花大价钱。设备故障要维修,得等几个月,因为需要国外发板卡过来替换。”寥寥数语,说尽了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被扼住咽喉的切肤之痛。将对未来的怀疑抛诸脑后,将畏难逃避的懦夫想法放下云外,将对项目工程意义和应用的期待拿起,书生意气正少年的夏夕盛,毅然决然参加到了项目中。这是交大人的民族热情,这是中国人的爱国精魂!

夏夕盛团队的产品已经应用在包括北京、深圳、成都、重庆、佛山、厦门、乌鲁木齐、郑州、洛阳等等共 28 个城市,51 条线路,超过 1980公里。这样骄人的成绩,就是交大人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交出的最完美的答卷。但交大人永不止步、勇攀高峰的精神给了夏夕盛新的工作灵感。如今,夏夕盛团队负责的是下一代先进的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研发工作,该系统相对于传统的 CBTC 系统来说,从系统架构、设备的组成,还有运行的效率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虽然夏夕盛团队已取得多项创新成果,但仍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立志把整个国家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应用到列控系统中。

“现在最新的技术是什么?是5G+AICDE,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我们怎么应用到轨道交通系统里边来?不断创新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和我辈的使命,新一代列控系统采用自主感知,基于图像识别,通过训练、主动学习来实现自主的测速和定位,列车自主计算移动授权,这将在我们车车通信列控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减少设备,按照我们整个团队的设想,未来系统只有车载设备、轨旁的基础设施和中心的设备,相对现在 CBTC 系统来说是革命性的创新” 夏夕盛侃侃而谈,眼神里满满的星光。

以星辰大海为目标,怀“九天揽月”之志,

夏夕盛率团队向更少设备、更先进技术、更便利民生的“更未来”方向大踏步前行,并已取得骄人成果。夏夕盛团队开发的新系统目前已经投入实验线测试,通过实践来检验真理,并计划在实际工程线路完成科研试验。

平生常思报国志

饮水自念源水恩

说起自己的母校,夏夕盛眼前一亮,那一瞬的光彩,是交大人对母校最深情的眷恋。夏夕盛现在还会抽空回自己的母校,陪伴自己的母校,也与导师不断学习。他的恩师做了很多基础理论研究,他自己能用这个东西,也会去刨根问底,思考里面的本质。“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校训中一以贯之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将成为伴随每个交大人一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使人终生受益。

夏夕盛的妻子也是交大校友。夏夕盛笑着说:“有个说法,交大师妹是父母指定的爱人”。夏夕盛是在工作中认识了自己的妻子,当时夏夕盛负责研发工作,夏夕盛妻子负责设计工作,二人在工作上相辅相成,在灵魂上倾心而交,相敬如宾,实在是令人艳羡的天作之合。夏夕盛说,在工作中,他和他的妻子都在以行践言。夏夕盛妻子认为研发的产品应该按照她设计的各种设备布置的方式、系统的能力来实现,夏夕盛则经常站在现实的角度上提出异议、望调整。二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都不言而喻。但更令人难忘的是二人所体现的交大精神。  

夏夕盛说,“她工作上的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是比较爱钻研”,“所以她的这种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我觉得是非常体现交大精神的,就是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思考、反思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一个典型的交大人的轮廓,奋力拼搏、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两位交大人在思想上交大精神方面的契合,足以说明交大精神的共性。

夏夕盛和妻子都是校友工作积极的参与者。夏夕盛在采访中提到,他和他妻子参加了校友发起的捐款活动,“我觉得这个活动拉近了我们和学校以及校友之间的感情,我觉得挺好的”,质朴的话语难掩夏夕盛作为交大人的赤子之心。

在采访的最后,夏夕盛表达了对母校的美好祝愿,“祝福交大早日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双一流高校。”而我们也相信,知行合一、饮水思源、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交大精神也将伴随百年交大传承走过一个又一个百年,花开不败,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