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人物

王立建:上善若水

王立建,1976 年生,土建学院 1995 级校友。2002 年 3 月至 2008 年 12 月,担任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2008 年 12 月至 2015 年 9 月,担任北京中岩大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董 事长;2015 年 9 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

善,是与王立建接触后最直观的印象。

这种善,包含一种与人交往恰到好处的距离和温度,和煦而温暖,带着他在职场一路向上攀登。但是在原本的赛道顺风顺水时,毅然转换目标从零开始,仅有善当然是不够的。

应当还有——擅。

擅长钻研,擅长编织,擅长拓展广度与深度、在新的纬度搭建新的模型,并以此为核,孕育出朝气蓬勃的企业,直至上市。

言善信,政善治

95 年入学交大的王立建,第一年就住在迎接学生的 C 型 19 号楼,2/3 是男生,1/3 是女生,日子简单又快乐。毕业后分到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地基所工作。因为业绩出色,颇受领导信任。工作五年有余,王立建迅速积攒了国内外科研工程经验,并在管理、经济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亚当斯密、彼得德鲁克……”在这些管理经济学泰斗们的启发下,王立建眼前渐渐浮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本可以选在体制内一直安稳下去的王立建,产生了创业的想法。足够丰富的经验、足够靠谱的团队和足够坚定的目标,是王立建萌生创业念头的土壤;渴望人生自主权,是王立建萌生创业念头养料。王立建拿出了当时的全部身家作为启动资金,在西直门旁边租赁了一个简陋的两居室为办公场所。幸运的是,经过努力中岩大地很快拿到了第一个项目,但不幸的是,银行不给予新办小型公司贷款业务办理。当机立断,王立建带领团队成员掏家底式的东拼西凑,但最后仍缺五万块钱。王立建是愁得整宿整宿睡不着。万般无奈下,王立建找到了供应商,多次情晓之以理,表达了希望对方能够让步五万元的想法。供应商被王立建的执着与毅力感动,于答应,也促成了这个项目。

王立建自称穷小子,创业初期连请甲方去路边摊吃顿饭的钱都没有。一次晚上聊天聊到饭点,甲方邀请一起吃个便饭。于情于理都不能让甲方请客,但是自己又囊中羞涩,王立建只好找理由拒绝。时至今日,王立建还记得当时空气中刺骨寒冷的北风,和当时那个窘迫的自己。接单的过程充满了艰难,但只要接下了单,王立建都能跟对方处成终生的朋友。“虽然当时按照硬件条件去看肯定是完全没戏的,人首先还是要有能力,然后要讲信誉。”王立建说。他稳重的处事人品和过硬的专业技术,给了甲方足够的信心,也促使他们和中岩大地达成合作。

自 2008 年创业,仅仅不到四年的时间,中岩大地就取得了顶尖的行业资质,这期间的艰难进取可想而知。一个“创”字概括了多少创业者披荆斩棘的精神,杀伐决断的情节在创业者的故事里总是作为高光场景出现。然而成功的路不止一条,王立建试图在目标业绩与人文关怀之间达成一种平衡,现在看来,这种尝试是成功的。面对业绩不理想的同事,王立建首先想到的是给予他适宜的条件或土壤,帮助他们成长。

权力是一把刀,好坏全凭如何使用。王立建拿得小心、用得谨慎,源自心中一个“善”字。这种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吸引了很多同行者——中岩大地成立 12 年,团队 8 个高管,平均共事超过了 15 载。公司总工是王立建大学毕业后在研究院跟随的师傅、公司最年轻的高管是王立建当年创业初期加入公司的农民工(目前负责华中和西南区域的全面管理)。

得益于信息时代的发展,中岩大地现在采用扁平化管理方式。一个公司总部,十几个分公司,三四而分,由一个主管领导,负责一切业务。分公司经手的每一个项目都通过信息化手段把数据提取出来,然后直接投到总部。在这种形式下,目标管理、自我管理和风险管理都一一得到梳理。

王立建的偶像亚当斯密说,“我们期望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夫、酿酒师或是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特别关注。”王立建深谙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利益和价值交换的规则,遂将公司的经营理念提炼为“悦人达己,创新卓越”。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贡献了中国 50% 以上的税收、60% 以上的GDP、70% 以上的技术创新、80% 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 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为国家强大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作出了突出贡献。王立建认为,市场经济并不会让人道德败坏,反而会让整体的社会道德水平大幅提高。因为只有过硬的人品和素质,才能形成良好的口碑,助力每个个体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实现自身发展。久而久之,这种自发形成的约束力将会优化社会风气,最终达成优胜劣汰。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立建对员工有三个最基本的要求:正直的品质、团队精神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中岩大地之于员工,也被王立建赋予了四层含义:第一是生活的平台,第二是学习的平台,第三是挑战的平台,第四是成就自己的平台。社会上甚嚣尘上的“三十五岁危机”在中岩大地不存在,在公司待够两年的员工,离职率接近为 0。学历、出身、地域,都不是王立建筛选人才的绝对标准,他的标准只有一个——绩效(结果分短期和长期,短期指当下创造的业绩,长期指与公司契合的文化价值观)。

一个企业最核心的应该是把业务做好,这应该是第一位的。把企业做好,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和价值越多,员工才能有收入,股东和企业关联方才能有收益。——王立建说

 

事善能,动善时

冲积平原,沿海湖泊,丘陵或山川;喀斯特地貌,花岗岩、页岩;黄土,冰川覆盖……中国的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给中岩大地的施工工作不断带来新的挑战,而王立建也正是

在这一次次挑战中获得了成就感。

2008 年创业,2014 年公司已经颇具规模,中岩大地的科研人员是同行的五倍以上,并和日本、韩国和国内的科研所都有合作。但王立建认为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连同另外两名创始人就公司发展路径讨论了一年。当时面临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沿着原来路子干下去,一年两个亿的产值,已经足够过很安逸的生活;第二种选择——再挑战一下自己,把公司继续做大做强。经过思量与探讨,终于在 2015 年下定决心,选择进行股份制改革,目标上市,把公司做大做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希望全新的挑战带来成就感,二是希望给更多的同事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希望给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王立建开始和团队成员一起奔着这个目标努力,大家都心怀忐忑,因为中岩大地所在的行业是传统行业,上市成功率并不高。再者说,王立建给投资者定了几条规矩:不对赌、不回购,愿意投就投,不愿意投就算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选择的这条路举步维艰。“成功举手相庆,失败拼死相救,仅此而已”,王立建说。因为重诺,所以不轻易许诺。王立建没有用感情作为筹码向员工售卖未来,而是把事情的愿景和方向给团队成员讲清楚,团队长期以来积累的信用和默契就在此时发挥了作用。出乎王立建预料的是,公司的股份制改革过程非常顺利,中岩大地脱颖而出,在投资过程中迅速占据了主动权,有权力选择投资者,成为为数不多没有对赌、没有回购、没有任何附加条款的团队。

“上市不是目标,只是一个起点,如果不干这件事,肯定会后悔。”王立建说。

2020 年 10 月 13 日,中岩大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3001)。这是中岩大地持续发展的新起点,也是中岩大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岩大地必将长风破浪,扬帆远航。海淀区领导、学术泰斗、母校领导、行业同仁、中岩大地合作伙伴、公司核心团队等百余名贵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个重要时刻。

股份改制之前,企业的规模约为两个亿,上市后市值三四十个亿。王立建把成功的原因归功于命运。“个人命运囿于时代,维于家庭,系于团队”。他在话语中消解了自己的努力,用谦卑平静地迎接一个又一个带领团队拼尽全力后得来的结果。

“与大地和谐共生”是中岩大地的企业愿景。矿山治理、城市污染、轨道交通……都是中岩大地发展的领域。王立建正通过建立一个“互联网 +”的开放平台,将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进行信息共享,从而促进充分协作,打破企业壁垒,打通上下游,为企业发展提质增效。通过“云计算、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中岩大地积极推进岩土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逐步形成了包含智能分析设计、智能施工建造、智能测试感知、智能建造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岩土布局。

在王立建看来,信息化能解决规模经济的问题。大的管理分两类,第一类工厂定制化,规模效应特别明显。生产 10 万个和生产 1 万个成本大不相同,会形成马太效应。第二类项目制,每一个项目都是靠新的团队去做。因为想培养一个好的团队非常难,所以项目制的公司往往很难解决规模经济的问题。但加入信息化以后,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资源的浪费。于是,王立建强调:“未来更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所有项目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起来,分门别类,实现项目团队的目标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原则导向”。

同时,如果要全面地掌控一个信息,做出综合的判断分析并规避风险,信息化是终极方案。工程领域里面,30% 的质量事故,全出在地下,因为地下不可测。如果加入信息化系统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进行人物、事件、相关的数据采集、预警、分析,甚至未雨绸缪,能够大幅排查问题,解决行业部门在质量、安全、品质各个方面的隐患。于是,在这些方向上,王立建一直在拼命地尝试。“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只要自己努力地去试一试才能知道。所以我对这块还是抱有谨慎乐观的态度,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一点事。”王立建说。

中国的地下空间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城市化进程加快,供需不匹配,未来着城市化逐渐饱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会愈发强烈,这就需要进行更多地下空间的开发,从而解决起初规划的时候的不足。就在 2019 年,中岩大地特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致力于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与王思敬院士及团队联合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公司在岩土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多年来为拓展岩土工程、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为服务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心善渊,与善仁

公司的上市没有对王立建的生活造成任何的影响和改变。他仍然每天早上 5:30 起床学习、看书、提高。长期主义者王立建以自律的生活习惯克服了人追求眼前欢愉的本能,将目光放在了长远的未来。他希望不断扩展视野提升能力,也希望以身作则给团队带来正面的影响。看似自律到近乎苛刻的生活习惯,实则张弛有度。王立建不是一个极端的人,很少去挑战极限运动。他的冲劲、主动、开拓,永远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仿佛随身携带了一把刻度精确的尺,提醒着他适可而止,坚守底线,不要越界。这种稳定的性格无疑会给人带来强大的安全感。

他心中有着“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信念。“修身首先要把自己照顾好,包括自己的身体,学识等等。齐家就是把家庭照顾好。立业就是工作上和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把事做好。这几个方面做好了,最后助天下。”王立建说。

2019 年 5 月 6 日,王立建自愿为母校捐赠 100 万元,设立“中岩大地教育基金”,用以激励优秀青年学子,支持学校建设发展。2021 年 4 月 16 号,母校召开董事会,王立建受邀出席,现场向 65 家董事单位介绍公司发展情况。“母校一直很关心我们,帮我们做很多工作,我们一直感恩在心,内心充满了骄傲。这勉励我要继续努力,把事情再做得更好一点。”王立建说。

自疫情爆发以来,在王立建的带领下,中岩大地时刻关注疫情发展。得知武汉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缺乏医用防护物资的第一时间,中岩大地迅速展开行动,通过各方渠道先期采购了包括 1000 件免洗手消毒剂和 800 件隔离服等累计二十余万医用物资,定向捐赠给武汉市中心医院。

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企业知名度的提高,中岩大地承接的项目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中岩大地和母校互利双赢的特性也越来越明显。王立建期待加大和母校的合作力度,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传统工程技术、信息化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等方面。王立建希望中岩大地能够成为事业领域的领航者,更希望中岩大地能够查长久传承下去。

毕业离校多年,王立建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始终没变,只是和当年相比,更加成熟稳重罢了。他一直未停止自我成长,自我管理能力逐渐增强,也在原则性和灵活性之间的比例重新做了调整,赋予个性更多的弹性。这种松弛有度的状态,有时反而能给他在事业上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工作 19 年,王立建的工作领域一直围绕着地下工程。虽然离开了体制,却依然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特的价值。王立建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一点贡献,回报社会的给予、回报母校的栽培,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发展,向年轻的同事、校友、学弟学妹们传达另一个角度的信心。“知行就是知行合一,就是不断创新,把学到的知识、所掌握的技能和研发的新产品和技术,应用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为社会创造价值,让企业增值,为股东、员工创造价值。”王立建说。

11 年了,王立建仍然保持着经常清晨去颐和园跑步的习惯。伴着微风,迎着朝阳,昆明湖的波光一次次迎接王立建的奔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山水交汇之处,新鲜的空气仿如能量,带给王立建满满的活力。

如果时间可以说话,它会告诉你——风霜的呼啸没有吹倒你,骄阳的炙热没有吓退你,那个 26 年前跟家人一起迈入交大校门的少年,已经洗尽铅华,被岁月和信仰雕刻成了最真实的自己。